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 新福音派 一個失去目標的運動
- 新福音派 一個失去目標的運動 有人失去目標,偏離這些,轉向虛空的談論 (提前一6,原文) 從使徒時代至今,教會已有將近二千年的歷史。雖然僅基於一部聖經,但歷世歷...
Creditcoin 官网 你的位置:Skey Network中文网 > Creditcoin 官网 > 这 4 种早餐,真心不建议天天给孩子吃|膳食|面包|宝宝|碳水化合物
这 4 种早餐,真心不建议天天给孩子吃|膳食|面包|宝宝|碳水化合物 发布日期:2025-01-13 07:25 点击次数:160
每天早上,家长们总是手忙脚乱的,特别是有娃以后,要快速做出一顿营养丰富、还得大人小孩都爱吃的早饭。毕竟,每天的第一餐对于宝宝的生长特别重要,经过一晚的空腹,身体急需补充能量和营养。如果早餐搭配不合理,很有可能错过一个帮孩子长身体的好时机,长此以往,甚至会拉开与其他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差距。那么你给孩子准备的早餐合理吗?让我们先一起自查一下:这四种常见早餐搭配是不是每天给孩子吃第一类:经典碳水餐这些食物都属于一个大类:主食类。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而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如果早餐只有碳水,就没那么健康了。这类早餐缺乏优质蛋白,也缺乏必要的油脂类,尤其是优质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果是精制米面类主食,还容易缺乏钙、镁、钾、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等宝宝生长发育必需的重要营养素。此外,这类早餐往往干湿搭配,比较适口,宝宝天然对米面类食物的接受度也较高,爱吃就容易多吃,能量不知不觉就会摄入超标。如果天天这样吃,还可能造成宝宝超重和肥胖的风险。第二类:纯高蛋白早餐牛奶加鸡蛋,看起来还挺健康?其实也有问题。这类早餐组合中的食物都是优质蛋白质来源,问题在于缺乏碳水化合物,这样一来,身体就只能调动富含蛋白质类的食物来产生能量。这样会「浪费」了优质蛋白。比起产热供能,蛋白质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构成宝宝身体各个器官组织,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成分。同时它也通过参与形成抗体、构成酶和激素等来保障免疫系统等的正常发育,增加宝宝抵抗力,少生病、长得快。如果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只是(当柴烧了)去供能,未免可惜。第三类:煎炸类早餐如果家里有老人,早上一般少不了买回来酥脆的油条、甜糯的麻团等煎炸碳水当早餐。这类早餐虽然美味,但大多是重糖重油料理,热量高、营养低,更重要的是,烹制过程还很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因为煎、炸食物都需要用到较高的油温,植物油长时间高温加热,会增加反式脂肪酸产生的含量。如果是外卖食物,商家出于成本考虑,可能会反复或长时间用同一锅油烹炸食物,还会产生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类等致癌物质。对娃来说,这类早餐当然是能不吃就不吃,更不要给孩子天天吃。第四类:冷冻速食早餐提前买好速冻食品,早上只需要煮一煮或者加热一下,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了,这也是很多家庭快手早餐的不二选择。客观来说,正规渠道购买的速冻食品,相比前面三类早餐的营养评分会高一些,但需要仔细挑选,不然可能会踩到速冻食品常见的坑。比如:手抓饼可能添加起酥油等含反式脂肪酸成分,且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并不健康。而速冻馄饨、饺子等,则有钠含量过高的可能。超市里买的速冻水饺,额外添加了多种调味料和添加剂图片来源:自己拍的所以给娃买这类食物当早餐,家长们一定要会选会配,并且搭配起来吃。孩子的早餐这样安排吃得营养还美味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饮食推荐平衡膳食的模式,食物多样是实现平衡膳食的基础。就孩子的早餐而言,应包括以下 4 类食物中的 3 类及以上(至少 3~5 种食物):1. 谷薯类:如馒头、花卷、全麦面包、面条、米饭(粥)、米线、红薯等2. 蔬菜水果:新鲜蔬菜如菠菜、西红柿、黄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奇异果等3. 动物性食物:鱼禽肉蛋等,如奶类、鸡蛋、鱼虾、鸡肉、猪肉、牛肉等4. 豆、坚果:豆类及其制品如豆浆、豆腐脑、豆腐干等,坚果如核桃、榛子等结合以上建议,我们总结了两个超简单的万能搭配公式,大家只要在自己日常饮食偏好的基础上,做一点点 小改动就可以:偏爱中式早餐的:主食 + 任意果蔬 + 肉 / 蛋图片来源:站酷海洛搭配出一份种类齐全的宝宝早餐后,我们只需要每天在同类食物里做替换,就可以变换出很多份搭配均衡的早餐组合了。以上图配餐为例:图片来源:自己做的偏爱西式早餐的:面包 + 任意果蔬 + 肉 / 奶以上图配餐为例,可以这样变化搭配:图片来源:自己做的大家学会了吗~快给娃做起来吧!如有你还有什么绝妙的早餐搭配,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参考文献[1] Mahoney CR, Taylor HA, Kanarek RB, Samuel P. Effect of breakfast composition on cognitive processes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hysiol Behav. 2005 Aug 7;85(5):635-45.[2]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本文专家张海英合作专家注册营养师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硕士刘遂谦审核专家澳大利亚营养师协会认证临床执业营养师策划制作策划:阿童木监制:大力题图来源:站酷海洛、佳沛
下一篇:没有了